孔子说的关于学习的话,孔子说的关于学习的名言10条

btru685W4432024-04-17

一、孔子说的关于学生乐学的学习态度的话

【原文】

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懂得它的人,不如爱好它的人;爱好它的人,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。”

【评析】

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,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。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,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,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,正所谓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

二、孔子的关于学习的名句

一、春秋孔子《论语》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

译文: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,到三十岁,知书识理,能够做事合于礼,到四十岁,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,到五十岁,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,到六十岁,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,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。

二、春秋孔子《论语》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译文: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,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,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。

三、春秋孔子《论语》: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
译文:被动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,爱好学习的人不如天生喜欢学习的人。

四、春秋孔子《论语》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译文:只学习而不思考,就会迷惑不解,只思考而不学习,就会劳神无所得。

五、春秋孔子《论语》: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
勤奋学习而不满足,,教导别人而不倦怠。

三、孔子说的关于学习的名言10条

1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译文孔子说:“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?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,我也不怨恨、恼怒,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?”

2、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、满脸堆笑的,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.”

3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译文曾子说:“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:为别人出主意做事,是否忠实?交友是否守信?老师传授的知识,是否复习了呢?”

4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吃不追求饱足,住不追求安逸,做事灵敏,言谈谨慎,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,就算好学了.”

5、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不怕没人了解自己,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.”

6、子曰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.’”

译文孔子说:“《诗经》三百(零五)首,用一句话可以概括,即:‘思想纯正,没有邪恶的东西.’”

7、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,有志于学问;三十岁,(懂礼仪,)说话做事都有把握;四十岁,(掌握了各种知识,)不致迷惑;五十岁,得知天命;六十岁,一听别人言语,便可以分别真假,判明是非;到了七十岁,便随心所欲,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.”

8、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复习旧知识时,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,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.”

9、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,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.”

10、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.”

译文孔子说:“读书不深入思考,越学越糊涂;思考不读书,就无所的.”

四、孔子说的十句关于读书的句子

孔子说的十句关于读书的句子如下:

1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含义是学到的知识默记在心里,努力学习从不满足,教导别人从不厌倦。这三条学习、育人原则出自《论语·述而篇》,既是孔子教育他人的准则,也是孔子自身行为的写照,充分反映了孔子爱好学习,无私育人的精神品德。

2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含义是工匠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,一定要磨好锋利的工具。出自孔子(春秋)《论语·卫灵公》:子贡问为仁。子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”

译文: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。孔子说:“工匠要做好工作,必须先磨快工具。住在一个国家,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,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。”

3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出自孔子的《论语》为政篇,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,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。说明人们的新知识、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。

4、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。成于乐。这句话里孔子提出来他从事教育的三个方面:诗、礼、乐,并且指出了这三个科目的不同作用。

其实,就是一个人培养修养的三个阶段:以诗歌来来感发意志,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;以礼实现人的自立;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极高的个人的修养,而且有全面、广泛的知识和技能。

5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的中文翻译: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聪明的态度。出自先秦孔子的《论语·为政》。

6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一味读书而不思考,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,甚至会陷入迷茫;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,则终究是沙上建塔,一无所得。

7、仕则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、进修,不断提高自己;学习、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。出自于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曰: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”

8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孔子说:"学习后经常用所学的知识经常复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也很高兴吗?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,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?"

9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意思是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,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,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。

10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意思是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,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,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。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,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。

相关文章